安承悦读

建安七子之孔融介绍

admin
导读 东汉末年,三国争霸,社会剧烈动荡。可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,中国的文学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——建安文学。当时曹操占据北方,势力雄厚,政治也较为开明。他爱才惜才,多次发布《求贤令》,一时间许多有才之士奔赴邺城,只为施展心中的抱负。曹操除了是一代骁雄外,更是一位军事家,文学家。在建安年间,他与儿子顺

东汉末年,三国争霸,社会剧烈动荡。可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,中国的文学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——建安文学。

建安七子之孔融:刚正不阿,宁折不屈

当时曹操占据北方,势力雄厚,政治也较为开明。他爱才惜才,多次发布《求贤令》,一时间许多有才之士奔赴邺城,只为施展心中的抱负。

曹操除了是一代骁雄外,更是一位军事家,文学家。在建安年间,他与儿子顺势组建了一个文学团体。

这个团体包含了孔融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陈琳、刘桢七人,史称建安七子。他们是一群个性的青年,有超高的文学建树,张扬的性格。他们展现了一个文人的风骨,凸显了一个时代的脊梁,故也被誉为建安风骨。

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建安七子的“老大”—孔融。说他是老大有两个原因,一是他在建安七子中年龄最大,二是曹丕将他排在建安七子的首位。

说起孔融,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他从小就懂得礼让,《三字经》里写“融四岁,能让梨”。俗话说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,孔融注定是不俗之人。

论出身,他是是孔子的二十世孙,出身名门世家。论文章,曹丕赞其文章“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”。论为人处世,他还是一介名士,刚直不阿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他应该会成为一代天骄、名垂青史。

但出人意料的是,这位小时候的道德楷模,却在56岁时被扣上了“不忠不孝”的帽子,并以“大逆不道”的罪名处死,这是什么情况呢?


一、年少聪慧,崭露头角

孔融字文举,鲁国人,小时候的他除了“能让梨”外,还有一个典故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也因他而起。

原来十岁那年,孔融曾与父亲一同前去拜见名士李元礼,但那时李元礼名气很大,不愿接待一般人。只见孔融眼珠一转,低声对门房说:“我是李元礼的亲友,请通报。”

门房一听不敢怠慢,连忙赶去通报,李元礼得知后也亲自出来接见他。可面对这个陌生的黄毛小儿,李元礼不由地奇怪:这亲友关系打哪说起呢?

面对李大人,只见孔融不卑不亢,我的祖上孔子和您的祖上老子曾是师徒关系,所以我们两家也算世交了!在场之人无不赞叹称奇。

不一会儿,李元礼的朋友陈韪也进屋了。他听到宾客称赞孔融的聪明应对,不以为然地说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意思是小时候聪明,长大了不一定就有出息。

孔融听后当即接话,说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那么您小时候,一定很聪明喽!陈大人竟然一时语塞。

从此,孔融“神童”的名声越传越远。从小面对权贵就能不卑不亢,机敏聪慧地应答自如,他也确实不辱神童之名。

一转眼又过了十多年,孔融长成了一个16岁的英俊少年。他生活的年代时局动荡,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,党同伐异,但孔家之人一向洁身自好、保持中立,成为当时的一股清流。有一年,兄长孔褒的故交张俭因得罪宦官,逃到孔融家中寻求庇护,刚巧兄长不在家,孔融念其是世人称颂的名士,又是被诬陷而被迫逃亡的,便自作主张把张俭藏匿在家中。

后来有人走漏风声,张俭逃走了,衙门就抓捕孔融和孔褒两兄弟投监入狱。提审时,孔融挺身而出,承认收留张俭的是自己,求治自己的罪。而孔褒也据理力争,说张俭是自己收留的,与弟弟无关,求治他一人之罪。而他们的母亲在一旁哽咽,请求衙门放过儿子:我是一家之主,甘愿代儿受罚。

孔家一门争死,让郡县官吏感到十分为难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上报朝廷,最后得到皇帝的批示:处死孔褒,这个案子才算了。

汉朝奉行“以孝治天下”,孔融尊敬兄长,勇于担当的事迹传开,百姓纷纷为孔氏兄弟的高风亮节喝彩。而之后,他的人生也如开挂一般,轻轻松松步入仕途。


二、入仕为官,路途坎坷

听说孔融了不起,司徒杨赐征召他入幕府为幕僚。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血气方刚的孔融摩拳擦掌,准备做出大业绩。他多方走访调查,发现百姓对反贪腐的呼声很高,于是他搜集证据后,向上级汇报。

当时的尚书一看脸就吓绿了,召来孔融当面呵斥,责备他检举的大多是京中官宦的亲族,会连累自己。可是孔融丝毫不肯退让,有理有据地陈述这些官员的罪行,为了心中的公正与道义,他甚至敢于怼自己的直属领导,但不幸的是,这次检举依然被拦了下来。

中平元年,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为大将军,杨赐派孔融前去祝贺他。因为门人没及时通报,孔融感觉受到轻慢,就夺回名片回府。河南尹的官属们认为孔融太无礼,让何进杀了他,但是谋士却反对,因为孔融是孔子的世孙,本人又有贤名,杀了他将军恐会落下恶名,四方贤良之士便不敢投奔而来,倒不如以礼待之,将军可得胸怀广大、求贤若渴的美名。

孔融也没想到,一时的率性而为反而让自己升职了,他被何进大将军封为“侍御史”。但“福兮祸所倚”,这次意外的升职,增强了孔融身上的傲气,也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。

几经辗转,孔融做到“虎贲中郎将”,相当于现代的中央警备团团长。后来正赶上董卓总揽朝政,要废掉汉少帝,孔融经常在朝廷上与他争辩,言辞激烈。董卓怀恨在心,于是找机会派孔融去了黄巾军最猖獗的北海国为相。

当时,汉室江山内忧外患,摇摇欲坠,朝中有董卓肆意妄为,朝外有黄巾军举事侵犯,孔融内心忧虑,用笔记录下了时局的危机:

“汉家中叶道微。董卓作乱乘衰。僭上虐下专威。万官惶怖莫违。百姓惨惨心悲。”

平实的语言描述出董卓挟持汉帝,假借皇权专威横行的恐怖统治。而在他后来的两首《六言诗》中,又出现了另一位改写他命运的人。


三、与曹操的恩怨情仇

“郭李分争为非。迁都长安思归。瞻望关东可哀。梦想曹公归来。”

“从洛到许巍巍。曹公忧国无私。减去厨膳甘肥。羣僚率从祁祁。虽得俸禄常饥。念我苦寒心悲。”

从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断,孔融写这两首的时间应该分别士董卓之乱后,迁都长安和迁都许昌左右即建安元年。孔融希望曹操早日归来,是曹操在董卓之乱之后采取了匡扶汉室的措施。

后世很多人嘲讽,此时的孔融还不知道,他在诗中心心念念的曹公,正是灭他全家性命之人!但聪慧如孔融,怎会不知曹操的野心勃勃呢?

公元192年四月,董卓被诛杀后,天下大乱。此时身在北海的孔融依旧很独立,不依附任何人。他的部下左承祖劝孔融:“找棵大树好乘凉”,您看天下诸侯不是依附袁绍,就是投奔曹操,这样才有前途呀!

孔融听后大怒,骂他看不清楚事实,说袁绍和曹操势力强盛,名为国之栋梁,实为汉贼,终会篡夺汉室江山,如若依附他们,就等同于汉贼一样。盛怒之下,他下令杀了左承祖。

孔融的血骨里深深镌刻了“忠于汉室”四个字,名士风骨可见一斑。

后来曹操父子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,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。曹丕私自霸占袁熙的妻子甄氏,孔融就写信讥讽曹操做事不厚道。他上奏天子,建议汉献帝应当遵照古代京师体制,千里之内不封诸侯王,言外之意就是要遏制曹操的权利。

而他的所作所为,也终于刺激曹操忍无可忍,起了杀心。有人揣摩到曹操的心思,便上奏朝廷说孔融蔑视国法,请求罢他的官职,曹操欣然应允。

有人说不作就不会死,孔融的死是他骄傲自负,讥讽曹操招来的祸患。但其实,他是个真正忠于汉室,忧国忧民的士人,他对曹操的敌意完全是因为曹操”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
公元208年,56岁的孔融深知命不久矣,写下一首《临终诗》,袒露心声:

”言多令事败。器漏苦不密。河溃蚁孔端。山坏由猿穴。涓涓江汉流。天窗通冥室。谗邪害公正。浮云翳白日。靡辞无忠诚。华繁竟不实。人有两三心。安能合为一。三人成市虎。浸渍解胶漆。生存多所虑。长寝万事毕。

诗中宣告自己挽救汉王朝大业失败,并检讨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言多语失。然后通过动物比喻痛斥造谣陷害他的小人。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

孔融获死刑后,他的妻子和年幼的一双儿女也株连被害。他死后,没有人敢为他收尸。只有一位昔日的好友脂习赶来,泪如雨下,抚尸痛哭。

曹操评论孔融说:“世人多采文举虚名,少于核实,见融浮艳,好作变异,眩其诳诈,不复查其乱俗也。”言为心声,曹操对孔融的忌恨从每个字中都能流出来。

虽然曹操忌恨孔融,但是他的儿子曹丕很喜欢孔融的文辞,待到曹丕称魏文帝时,宣告天下悬赏搜集孔融的文稿,甚至以金帛作为奖品发给上报者,最后搜寻到25篇诗、宋、论议、碑文、六言、策文等汇集成册。

《后汉书》的作者范晔评价孔融时说:“孔融性格刚直,毫不苟且,不会委曲求全而贪生!他的性格懔懔言劲烈如秋霜也,皜皜言坚贞如白玉,是很值得后人崇敬的。”

苏轼说评论他说:“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,师表海内,意所予夺,天下从之,此人中龙也。”

乱世中的孔融,像一团燃烧的烈火,迸发出生命的光和热,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。斯人已逝,功过任人评说。